他总是沉默地,不厌其烦地反复做着训练动作。汗水连串滚落,很快就将他的衣服浸得透湿。

    少年人初具规模的肌肉像是溪流里被水冲刷雕琢过的卵石,圆润而坚硬,别具美感。

    而且盛朗游起泳来真好看。

    姿势大开大合,流畅舒展,又有一股别的孩子没有的、一往无前拼命冲刺的狠劲儿。

    这是盛朗的出身和成长环境给他造就的性格,是他这样靠体育改变命运的穷孩子特有的标志。

    而且看盛朗游泳特别爽快。因为不论怎么样,他总是第一名。

    九月,开学季。

    林知夏和盛朗成为了九中的一名初一学生。

    九中也位于新城区,离市体校只隔了两个街区。盛朗念书训练两头跑,还挺方便的。

    九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别位于两组大楼里,中间隔着学校的主干道。

    说是大楼,其实是三栋楼围着一块篮球场,组成一个凹字形。两个楼群的凹口相对,就像两个向对方张开双臂,却怎么都拥抱不到一块儿的苦情人。

    九中的学生却将这大楼格局戏称为“三缺一”。

    教学楼的划分也很简单,一层楼一个年级。

    一个年纪九个班,按照成绩从上往下撸。

    林知夏所在的一班和盛朗所在的九班分别位于一头一尾,隔着篮球场面对面。

    林知夏他们一班,全都是九中从各路搜罗而来的精英良才,清北的摇篮,海外藤校的生源库,祖国的高尖端行业的新希望……

    班主任姓王,是个严肃又有些知性风韵的中年女老师,教语文。

    王老师说话嗓音不高,普通话字正腔圆,抑扬顿挫,配上她端庄的仪态,给人一种皇后娘娘对一群新入宫的秀女训话的范儿。

    “……初一是用来打好基础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。等到了初二,你们就要开始走班了。初中部分的没有高中部那么细,但都是末端淘汰制。有些同学会承受不了这个心理压力……你们要从现在开始紧张起来,做好热身运动……”

    林知夏的座位位于教室中央的黄金地段。

    除了他的身高坐这个位置很合适外,主要还是因为他长得好。